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东湖社区党委积极创新“1235N”工作思路;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委—辖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五级联动体系,打造幸福东湖。
多元助推“党建+幸福邻里治” 共建幸福家园
一是依托社区党委统领,社区两委包干网格、社区网格支部书记包干小区、双联户长包干居民户的“一领三包干”网格治理框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紧贴各族群众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二是将辖区居民党员89人、社区党员24人编入3个网格党支部中,扎实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把服务和管理下沉到网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综合治理优势,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充分实现“小网格,大作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三是对接辖区企事业单位,召开“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共治谋发展”企业茶话会,动员企业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与党员“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行动结合起来,通过群众“点单”、小区“派单”、干部“接单”方式,为辖区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帮扶、节日慰问、普法宣传、心理咨询等活动,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服务促进“党建+幸福邻里情” 共治新格局
一是在辖区开展“红色物业”建设试点工作,整合网格党支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联户长等多方力量,成立“红色巡逻队”,开展民情收集、民意解答、民情监督,通过建立业主群、召开业主委员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收集梳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把服务做到居民的心坎上。二是楼栋党员担任“红邻长”每人包联两栋楼,将姓名、电话、微信二维码等联系方式公布到业主微信群内,有事找“邻长”,服务千万家。三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服务阵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每月至少开展1次“幸福敲门”活动,发放便民服务心愿卡,详细记录急难盼愁,按照“大事、小事、私事”分类建立“居民需求清单”“小区资源清单”,让小区群众的事有人听、有人管。
文体搭台“党建+幸福邻里乐” 共享幸福港湾
一是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邻里之间的感情,东湖社区成立11支115人的文体队,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其中有红歌舞队、炫舞飞扬舞蹈队队、太极扇队、广场舞、维吾尔族舞蹈队、乒乓球队、巴州玖韵京剧社、海棠诗社、乐器演奏、书法、舞龙等。深入开展“踔厉奋进·共赴新征程”“舞动社火闹元宵欣逢盛世启新程”“弘扬雷锋精神共树时代新风”等主题活动,促进居民邻里和谐。二是每月在网格内组织小区居民们开展幸福邻里文化节,搭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平台,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三是组建儿童之家,成长课堂,东湖社区党委联合启点艺术培训中心、开发区一中,定期组织辖区居民带孩子到社区开展绘画、图书阅读和亲子演讲活动及每月召开一次家长课堂,提升家校密切联系,增进家长与孩子感情,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开发区东湖社区持续构建以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区治理体系,以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为辐射“圆心”,将阵地建设成为宣传政策法规、服务各族群众、团结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加油站”。一是进一步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大事小情大家出力的新风尚。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完善居民公约,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二是利用居民议事会、商铺联席会,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知识宣传等活动。聘请司法所法律顾问,建立便民联系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解决渠道,为居民提供了组团式、菜单式、互动式法律服务,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三是大力开展最美东湖人、文明户的评选,通过微信公众号、小区喇叭传播“心灵美”“行为美”人物故事,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