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活动 - 正文

公安分局四个“下功夫”织密防范电信诈骗立体防护网

作者:陈梦格 惠文文章来源:公安分局 发布日期:2019-11-04阅读数:

     为有效遏制和防范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开发区公安分局坚持“预防为主、宣传先行”的原则,不断调整宣传思路、细化工作举措,采取线上与线下、广泛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多角度的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努力提升宣传防范质效。

     一、由面及点,在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

    一是紧盯重点部位。紧密结合辖区治安特点,紧紧抓住居民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等重点部位,在日常接处警、入户走访、警民恳谈以及专项清查等工作中进行随时随地宣传,并灵活运用街面店铺、超市、校园广播以及LED显示屏等电子媒介,滚动播放安全防范提示,用多轮次、多角度、全覆盖的舆论声势,传播防范知识,切实提升防范能力。二是紧盯易受害人群。针对受害群体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等特征,通过案例分析研判,重点对在校学生、中老年人、家庭妇女等易受害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由社区民警不定时在微信群内通报发案情况及特点,实时在线交流、及时给予提示防范,并深入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张贴、发放“巴州公安局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积极动员辖区群众扫码关注,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了解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升自身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防止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二、丰富内容,在宣传实效度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内容精炼度。结合辖区实际,梳理出辖区常见多发电信诈骗手段,针对当前群众阅读方式,将一些常见的、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总结提炼成俗语或顺口溜,例如“三不一要”、“八个凡是”、“六个一律”等易懂防骗口令,制作成简单易懂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折页,在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学校、行业场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张贴、发放,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形式让群众入脑入心。二是注重内容针对性。针对易上当受骗中老年人和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学生两大重点群体,分别设计不同宣传内容,中老年人突出提高防范意识和警惕心理,高校学生重点讲解典型案例和诈骗伎俩,采用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达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三、立足于“防”,在宣传主动性上下功夫。

    一是拓宽宣传阵地。倡导“全警参与”理念,在社区民警日常走访宣传的基础上,以派出所群众接待大厅、户籍窗口、警务室为宣传阵地,设立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点,以群众办理业务为契机,点对点定向宣传,起到良好预防作用。二是拓宽宣传渠道。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以“快、全、准”为目标,充分依托微信群覆盖面广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即时提醒宣传,第一时间将辖区内发生的诈骗警情、典型案例及工作预警信息发至微信群内,及时揭露新型犯罪手段,推动防范知识传播覆盖,提高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

     四、借力借势,在宣传互动上下功夫。

     一是打造专业队伍。结合日常走访、场所清查等时机,以社区网格为单位,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访惠聚”工作队、十户长、居民小组长对网格内商铺、单位、家庭进行逐一上门走访,开展拉网式、滚动式宣传走访活动,重点向辖区群众宣传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防骗识骗技巧以及被骗后的紧急补救措施,提升辖区群众辨识电信诈骗的能力和防骗意识。二是借助校园阵地。紧抓校园、学生这个阵地和载体,充分利用学生涉及家庭和社会面广的优势,通过“小手拉大手,安全进万家”,凝聚力量,汇集成网,将防诈骗知识传递给家长、再由家长传递给亲友、传递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