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马文郁为即将前往上海培训的第二批干部进行了动员,并提出要求,马主任说道“为什么要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抽出大批干部出去学习,因为这并不是一次旅游,也不是一次福利,而是一次宝贵的团队建设和素质提高的机会,请各位珍惜这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11月18日早晨7:00,在管委会副主任白萍的带领下,所有干部学员准时到达机场,有了管委会领导要求和首批学员的经验分享,大家显得有条不紊,早在几天前就建立了微信群,随时分享学习内容、各小组情况、注意事项等信息。同时,在路途中,大家统一行动,互帮互助,分享经验,强大的凝聚力出现成型。晚上19:30,全员安全到达并入住。经过短暂的休整,学员们开始了紧张、充实的培训工作。
     培训课程让学员们开启了“头脑风暴”模式,因为浦东新区甚至上海的发展历程有很多值得我们开发区人学习的地方。浦东新区常委、宣传部长邵煜栋老师为我们讲授了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90年到2015年,从历史沿革到案例分析,从区位优势到城市规划,邵部长的一番授课,让大家从思想意识上了解到了浦东是如何从“乡下”发展成为了“新区”,在感慨浦东发展的飞速和艰辛的同时,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究竟是什么让浦东在这么短的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邵煜栋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得到了答案。格局、眼光、勇气、探索、变革正是浦东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因素。改革更多的时候都会有阵痛期,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路灯理论”、“弓箭理论”、“飞鸟理论”,正是基于对于自身的精准定位,浦东乃至上海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由改革者绘制发展蓝图并一以贯之造就了今天的浦东新区。
     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通过浦东新区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一样的拓荒牛精神,一样的改革创新,一样的大格局。道路决定命运、思想决定高度、脑袋决定口袋。解放思想,用世界眼光搞好城市形态规划是一种格局;坚持改革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新浦东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最好诠释。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这些是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发展历程的成功要素。作为开发区人更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秉承老开发区人的拓荒牛精神,以大无畏的改革精神谋发展,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理念创新驱动,切实发挥好巴州经济的引擎、引领带动作用,在“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中继续探索、创新,走出更加有特色的开发区发展道路。
     第一天的课程,大家都表现出了高昂的学习状态和热情,课中认真做笔记,课后争先恐后拷贝授课材料,自觉交流所感所想,积极与授课老师沟通,得到了老师和同时接受授课的兄弟团队的认可和赞扬。大家都深知,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员干部,我们的不足还很多,我们的进步还不够快,我们也将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和这份热情,学习的更多,理解的更多,思考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