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早晨十点钟,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公室主任宋石铠的带领下,由各部门、下属单位34名干部职工组成的第一组培训班赴上海学习。经过一天的奔波劳碌,大家匆匆放下行李便进入了紧张的学习状态,开班会、统一安排作息时间、每个班委各司其职,为确保此次培训做好准备。
     微信群里随时会有班长和生活委员、组长们的提醒,大家统一吃饭、乘车,每天早晨集体走路或跑步,至少提前10分钟进教室,上课前文体委员带领大家唱一首歌,班长就像是带着我们学习的大哥,生活委员就像是细心照顾我们生活的大姐。
     开课第一天,学员们来到了上海的浦东新区陆家嘴中心绿地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上海城市发展的变迁。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陆家嘴尤其很典型,当年浦东老开发者来这时,还是棚户区、工业区集聚的地方。而经过26年的努力改造,陆家嘴变成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家嘴算是全上海、甚至全中国旧城改造最成功的案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后,在上海设立的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
     在浦东的广场上看到了这样一句醒目的标语“抓紧浦东开发 不要动摇 一直到建成”,作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干部们是感同深受。开发区和浦东一样,曾经也是从无到有,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大家创新创业的热土。库尔勒开发区坚持“定了就干 干就干好”,创新驱动、提质转型是当下的主要目标,就像绿地中心的群雕《春》,它形象的展示了新区创业创新的现代都市风貌。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唐珏岚为大家讲授了一堂精彩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课。她从上海的经济发展历史沿革生动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海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1992年2008年,上海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从2014年开始,传统增长动力放缓、经济增速也放缓了。上海采取了许多举措,寻找更大的动力、制度创新全面推进等加快进行,而核心就是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则是领头羊,要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现在成果已显现,上海经济增长开始渐渐回升。当下加快建设科创中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他们的目标是力争上游、海纳百川、打造大市场大平台。
     互联网+产业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浦东学院教授李志强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四十年来之不易,目前看似是进入了低谷,但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来看,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互联网+产业代表例如阿里巴巴在双“十一”连续6年时间销售额增长超过1000倍。而中国网民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互联网+正在影响着各个产业、行业领域的改变,经过低谷的转型升级期后,还将迎来可喜的快速增长期。
     大家在老师的讲述中,结合自己的工作也找到了答案,更加坚信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促增长 争项目 优服务 保底线”的总思路下,实现四大目标也变得更加具体化,再造一个“云上开发区”的目标时不我待。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34名学员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他们彼此已经能全部叫出名字,每个人都在为我们的“上海班”而出一份力,一位同学的密码箱打不开了,其它三位同学虽然不是专业人员,但仍然轮流想办法,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打开了。同学当中还有一名回族同学王燕,因为饮食习惯不同,不能和大家一起就餐。上海清真餐馆少,大家都在默默关注。记得有一回已经是晚上8点了,微信群里还有同学在发信息,告诉王燕在附近看到了一家清真餐馆,并把具体地址和乘车路线一一告诉她。
     可以说,大家的每一颗心都是温暖的,虽然白天上课、晚上有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