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关于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建设的通知》(环规财〔2016〕17号)及自治区环保厅《转发环境保护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建设的通知》(新环函〔2016〕180号)要求,结合实际,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申报西尼尔调节库水环境保护及污染修复项目环保专项资金,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西尼尔调节库水环境保护及污染修复项目通过新建氧化塘内现存污水污泥临时处理工程,将氧化塘深水区改造成临时曝气塘、氧化塘东边增设临时污泥干化场。新建预处理+原有泵房+氧化塘改造+人工湿地系统工程预处理:现有提升泵房改造,滤膜机系统、炭脱水系统、炭再生系统等;氧化塘改造+人工湿地系统工程:氧化塘以及土地处理系统,改造成强化氧化塘以及表面型湿地。最终将现有塘体污水水质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将现存底泥做堆肥处理处置的底泥,进行堆肥资源化利用。一是可彻底解决存量污染问题:通过利用水体生态系统重构综合技术,对氧化塘进行生态系统重构,最终实现水体生态平衡和土壤持续利用,为进一步打造生态湿地模式,使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二是增量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带动农林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设周期5年,预计2016年9月开工,2020年建成使用。通过对西尼尔氧化塘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改造,建设国家级人工湿地生态区(以下简称“人工湿地生态区”)。通过建设综合性的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中心(以下简称“有机固废物资源化中心”),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在人工湿地生态区下游建设新疆特色植物园(以下简称“植物园”),充分利用人工湿地生态区和有机固废物资源化中心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农林用水、生物有机肥等),实现项目园区内部的“小循环”。通过与人工湿地生态区上游的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合作与产业链接(其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植物园农林产品的深加工等),实现开发区与项目园区之间的“大循环”。通过在项目园区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形成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的生态经济示范基地。
   项目建成后,将申报以人工湿地为核心、以“人工湿地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为产业特征、以“现代环保生态科技与传统绿洲文化相结合”为文化特征的国际化生态经济与生态文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项目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