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园区新闻 - 正文

引领新常态 | 以林果业用互联网+思维与情怀打造新疆品质

作者:唐西彪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05阅读数:

   “1999年,四个汉维两族兄弟一起闯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种下第一颗核桃树,开始了艰难的植树治沙之路。

   ……

   2014年11月13日,在中国领筹人峰会上,以林丰硕果业的张银杰与屏幕上的那句“只有荒凉的人生,没有荒凉的沙漠”直触心灵,给在场的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典型的收益权众筹案例,脱胎于以林果业原有的“认领”模式。即客户花费2000元可认领一颗香梨果树,认领后,该果树上会挂起刻有客户姓名和地区的牌子,这棵树的十年收益就归认领者所有。”

   上面这段文字来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的图书《解放众筹》,故事里的张银杰就是我们这次故事的主人工,他与其他三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新疆以林丰硕果业有限公司,目前形成了以库尔勒开发区基地、郑州物流中心、深圳电商中心为主的架构,通过网络销售新疆本土水果、干果,尤其是库尔勒香梨,跟上电商发展的脚步,逐步转型,并采用现在颇受都市精英人群欢迎的作物认领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传统的果树种植行业焕发新的光彩。

   新疆以林果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银杰在果园里向记者表示,公司通过数据分析,针对性寻找潜在的香梨消费者,精准地推送宣传,我们是真正地达到香梨无农药的企业,让客户找到三十年前,拿到香梨一吃 “咔”的那种感觉。

   当然,企业现在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转型、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得来的,刚开始从事果树种植的时候,他们的创业团队也与其他同行一样采取传统的线下售卖方式,这种方式利润低,附加值低,产品经常面临销售难等不利情况。终于,从2013年开始,公司团队经过商讨,决定乘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春风,选定库尔勒香梨作为主打产品,红枣、核桃、巴达木等产品的售卖,打造新疆本土品牌。并通过产品众筹模式,每年投入两三百万用于创新、学习、宣传等支出,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现在通过电商销售,以林果业月入百万,并定下了2016年销售3千万的目标。

   张银杰介绍到:“我们也是想做一个真正的新疆品牌,我们有溯源系统,你购买的香梨一定是库尔勒的香梨,你在北、上、广、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果园,内地六点钟就天黑了,而你打开你的手机APP还可以看到我们新疆八点钟天亮的样子, 客户来到库尔勒旅游 可以到我们的果园,线上售卖优势明显,比如说很多人通过其他物流拿回家的香梨是烂的 我们就在香梨精细加工包装上下功夫,又好又快的送到客户手里,我们还要更加努力,让更多的人在家里点击一下屏幕就能吃到我们库尔勒的香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