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近150名领导、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来到社区、农村和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亲戚”(以下简称“亲戚”)交往、交流、交融,亲上加亲。
     开发区20余名干部与尉犁县墩阔坦乡塔特里克村村民的故事是值得一提的,他们帮助 “亲戚”拾棉花、致富,为贫困户、孤寡老人、四老人员送去了暖心煤,还和村民们一起跳买西来甫、一起说知心话,为建设美丽乡村留下了美丽的身影。
     村民哈斯木·阿不拉是库尔勒开发区干部吾买尔江·乃吉米丁的“亲戚”,因哈斯木·阿不拉在林业管护站上班顾不上家里,妻子长期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一位身患残疾的妹妹,眼看着40多亩棉花地就要采摘了,但农忙找不到劳动力,让妻子很是着急。
     10月2日,吾买尔江·乃吉米丁看望他们时得知了,立即向工作队反映了此事,和他一行的干部还有开发区驻塔特里克村的“访惠聚”工作队决定帮助哈斯木·阿不拉一家,第二天一早,大家齐刷刷的走进地里拾棉花,在棉花地里大家边忙边聊家常,开发区干部巴图·巴衣尔的“亲戚”亚生·买买提也主动加入到队伍中,他告诉巴图·巴衣尔说:“你的‘亲戚’就是我的‘亲戚’, ‘亲戚’有困难我们都要帮。”
     中午2点,刚从棉花地出来还没顾得上吃饭,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吉洪会便带着干部来到卸煤现场,这些是要发给困难村民过冬的暖心煤,平时坐惯了办公室的干部们拿起铁锨装煤的样子很是利索,有的干部没有铁锨拿用手搬了起来,路过的村民们见状也来搭把手,帮忙撑袋子、装煤。
     10月4日,开发区的干部们与村“两委”在村委会大院旁边举行“暖心煤”发放仪式,为贫困户、孤寡老人、四老人员发放了25吨“暖心煤”。今年已年过八旬的孜维旦木·木沙是贫困户,她的女儿在前不久腿受伤了,更是让家里雪上加霜。她说,自从开发区的干部来到塔特里克村后,干了很多实事,路修好了、房子和围墙都盖新的了,村民们还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这些变化,是他们用感谢两个字不能表达的,她会永远记住干部们的恩情,会教育后代和年轻人珍惜现在的生活,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雷说,10月1日,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旗仪式结束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11名党员干部来到尉犁县墩阔坦乡塔特里克村,首先拜访了尉犁县和墩阔坦乡党委的主要领导,并与乡村干部和开发区的“访惠聚”工作队召开了工作会议。迅速将来到村里的11名干部与“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工作人员混合编组,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11名干部与“访惠聚”工作队的“亲戚”都是塔特里克村的村民,去年以来,他们每月都坚持来看望“亲戚”,所以“亲戚”家的大、小事,他们都了然于胸。
     得知孜维旦木·木沙的女儿受伤的事,吉洪会和尉犁县领导胡晓东带着大米、面粉、清油,来到老人家看望他们,还为老人送去了库尔班大叔与毛泽东主席握手的画像,帮助老人把画像悬挂在客厅的墙上。他嘱咐老人要照顾好自己,有困难随时跟他说。
     今年27岁的牙生·艾买提,一家三口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他的“亲戚”是库尔勒开发区驻塔特里克村的“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张剑南。牙生·艾买提说,虽然家里有14亩地,但因为姐姐是位残疾人长期需要照顾,生活比较拮据。他说,开发区投入了60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美丽乡村,让他住上了新房,“亲戚”张剑南大哥知道他家困难,给他送了15只扶贫羊,还介绍他到村里的施工队打工,后来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推荐